Perspectives on History—China and the World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中國與世界之多元歷史探論
Author / Editor
HKD168.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在過去英治時期,香港本地歷史教育不受重視,而「中國因素」對於香港 歷史的發展亦往往被淡化。今天,中國處於全球化的跨國空間,加上「一帶一路」納入中國的發展策略,「中外交往」這個一直備受關注的課題更形重要,我們必須具備一個立體多維、溯源歷史、着眼互動的國際視野,才能掌握未來中國與世界的形勢。

本書立足於這種大視野的格局,重新審視及探論中國與各國的歷史。全書 收錄了「中國與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多位來自內地、香港、澳門、 台灣、美國、日本等地學者的研究成果,分別從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界觀、 中國對外關係、中外文化互動等角度,分析及考證自古至今中國與世界的 關係。這些研究作品打破了傳統國際史的研究主調,不局限於以外交為 框架,嘗試從各種專題,例如政治活動、經濟貿易、憲制制定、傳媒刊物等研究,深入描述外國和中國的相遇和交融。

近年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香港的歷史 教育及研究方面也應該把握其獨有的文化與特色,從中國幅射到亞洲及至 世界,藉着探尋歷史,反思現在,從以展望未來中國與國際關係的發展。

ISBN
978-962-937-334-4
Pub. Date
Nov 1, 2018
Weight
0.6kg
Paperback
464 pages
Dimension
152 x 229 mm
從「中國之世界城市」軟實力角度看香港特區 陳明銶 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承蒙「中國與世界」學術研討會的主辦方,以及本書的編輯們誠摯邀約,現略草數言,以作前言。

本書共有論文20篇,我只是其中一篇(第三章)的作者,文集的編輯們將承擔撰寫〈前言〉的責任指派於我,可能是源於某些客觀因素,似乎是與我同時具有較多元的角色有關。事實上,這文集的作者,大部分均來自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而來自亞洲區的則有日本學者。我可算是來自海外/非亞洲區西方國家的與會者/論文作者之代表,而或因此身份更能配合論文集的主題—中國與世界。

我在香港樹仁大學舉行的會議首天(2011年11月17日),於下午的第17組中澳葡互動研討小組發表論文〈中國與葡萄牙全球化交往之「澳門因素」五百年回顧〉(“The Macao Factor in Sino-Luso-Global Interface: A Half-Millennium Retrospective from Portugal’s Age of Discovery to China’s Rise”)。然後,在接着的「全球化對中國的挑戰及機遇」圓桌論壇,獲論壇主席鮑紹霖教授臨時徵召,我從聽眾的身份變為特邀專題主講嘉賓,故於同一日成為「雙料演出」的參與者。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的會議次天(2011年11月18日),下午的「技術交流與文明變遷」研討項目(The Great Web of Relationships: Technology Transfers in Modern East Asia),由我擔任該項目論文的評論員。在這會議的兩天議程,我一人扮演三種類型的角色身份。

此外,我與本文集之出版成書也有關係,因我和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多年交往,一直合作愉快,適逢會議的次日議程,在城市大學鄰近的浸會大學舉行之便,故特別邀約當時城大出版社的鄺子器社長及編務總監(即現副社長)陳家揚先生一同出席會議的午餐,並介紹予會議主持人,也是本文集的主編者,即兩所大學的歷史系系主任鮑紹霖教授及麥勁生教授。因為我曾充任中介的角色,所以撰寫〈前言〉的責任落於我身上,反映我在此文集的幾重角色。

2017年5月,於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峰會,可以說是象徵性的奠定中國全面向世界進軍的初步成果。「一帶一路」策略的源起,是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尼及中亞細亞國家哈薩克時所大力倡議,配合其復興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含意,中國在世界舞台擔當非常重要、甚至領導的角色。中國希望借此計劃與各參與國家,可以透過和平友好合作方式,共同促進地區穩定及長遠發展。這計劃有很大的跨國、跨文化、跨地域的大同願景。
序言   跨國視野下的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麥勁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前言 從「中國之世界城市」軟實力角度看香港特區
陳明銶 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第一部 中國知識分子的世界觀的轉變
第一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國古代君主的世界觀──以隋煬帝為例
羅永生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第二章 唐代「天可汗」璽書行用的部族與地域
劉後濱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第三章 中國與葡萄牙全球化交往之「澳門因素」五百年回顧
陳明銶 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第四章 來自北極熊的窺探──17 世紀俄羅斯遣使的「北京經驗」
歐陽哲生 北京大學歷史系
第五章 民族意識、鐵路利益與清葡角力
吳樹燊 廣州暨南大學歷史系

第二部 中國與世界 世界與中國
第六章 近代中日同盟思想的表與裏──以宮島誠一郎為例
戴東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七章 「世界史地」與「國際法」知識和近代東亞「地理想像」的生產、 流通與嬗變──研究與展望
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八章 晚清人士對多邊對外關係的認知
邵雍 上海師範大學
第九章 20世紀的「青島問題」與中國外交
張樹楓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
第十章 從世界革命史看辛亥革命
汪榮祖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系
第十一章 逐漸浮現的太平洋
林滿紅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三部 20世紀全球局面中的中國
第十二章 1930 年代大蕭條的根源── 比較馬寅初與同期西方經濟學家的論述
何光誠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李善文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第十三章 宋美齡與抗戰初期的對外宣傳
陳英杰 台灣德琳技術學院通識研究中心
第十四章 時代的產物──20世紀中日戰爭下的《少年畫報》和《兒童樂園》
侯勵英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
第十五章 太平洋戰爭前期蔣介石的戰後構想(1941–1943)
段瑞聰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部

第四部 中外文化互動與社會變遷
第十六章 張君勱的《國憲議》──求個人、社群和國家的有機發展
麥勁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第十七章 以香港為觀察的跨地域表述──1950 年代《自由陣線》批評 國共及歐美政策的言論
區志堅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
第十八章 兩種國家意識──反思中印邊界爭議
真水康樹 國立新潟大學法學部
第十九章 聯合國與中日兩國的性別平等政策
胡澎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

餘論及觀察 「中國」、「亞洲」與「世界」──同時遊弋於三個領域中的中國
鮑紹霖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

陳明銶,香港出生,赴美升讀大學,1975年25歲獲史丹福大學博士。現任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傑出專家」。1976至1980和1999至2009年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兼任教歷史系。1980至1997年任教香港大學歷史系,兩度獲選香港大學學生會「最佳教師」。曾任 詩富模大學(Swarthmore College)康奈爾講座教授、格奈爾大學(Grinnell College)希斯講座教授,並在加州大學(UCLA)、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和聖橡山大學(Mount Holyoke College)任教。 學術著作包括16冊專著,逾100篇國際學報/文集有關中國歷史、 中外關係、粵港澳研究論文,並任紐約Sharpe出版社Hong Kong Becoming China(《香港回歸中國》)12冊英文叢書總編輯。

鮑紹霖,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榮譽教授,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系 主任、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系主任、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主任,著作及合編有《台獨幕後:美國人的倡議與政策》、《香港學者論回歸》、《台灣問題與中美關係:紛爭與怨恨的根源》、《文明的 憧憬:近代中國民族與國家典範的追尋》、《北學南移》等,以及專題 學術論文數十篇。

麥勁生,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碩士,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歷史、政治學博士。曾任教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1994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至今。教學和研究 範疇以史學方法和理論、中西近代思想史、中德文化交流和中國武術史為主。先後出版中西文專書和論文集十一種,論文五十餘篇。歷任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課程發展議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公共博物館等公職。

區志堅,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香港警務處歷史學會顧問及文化力量義務學術總監等。合編書籍包括 《香港海關百年史》、《知識與傳播》、《九龍總商會七十五年》、《盂蘭 文化與當代社會》、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及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論文曾刊於 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澳洲、日本、韓國等地的學術期刊。主要從事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香港歷史等專題研習的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