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itutionalism in China in the Last 100 Years and Its Future

Product Name in original language
百年憲政與中國憲政的未來
Author / Editor
HKD180.00
In stock
Add to Wish List

中國乃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其憲政經驗和世界的憲政發展具有密切的關係,對世界憲政的未來與和平發展亦起了重要作用。


本書是一本嚴肅研究中國法與比較法的學術著作,透過探討中國憲法和憲政經驗的問題,期望有助中國循序漸進地實現憲政。書中近半的篇幅針對近期中國實現憲政的一些熱點問題作出詳細探討,並提出了積極的改革建議;另外一半的文章由來自不同國家的憲法學者,比較中國與多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立憲政體及憲政發展的問題。


本書的對象是對中國憲法具興趣的人士,包括教師,學生,有關的公務人員,以及任何其他對中國憲政問題感興趣的人士。

ISBN
978-962-937-177-7
Pub. Date
Apr 1, 2011
Weight
0.53kg
Paperback
404 pages
Dimension
165 x 229 mm

帶夢想追尋

由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召開的「中國立憲一百週年及中國憲政的未來」研討會,雲集了公法領域的諸多海內外知名學者,大家一起開懷暢談了中國憲政之百年以及未來。雖然中國追尋憲政已百年有餘,但憲政之路仍然漫長遙遠,而且從中國百年的經驗來看,中國憲政也具有區別於西方憲政的獨特因子,其更要經歷時代的鎚鍊及考驗。與會學者可謂揣希望與夢想,從不同的視角對中國憲政的諸多命題又一次打開了思想的空間。

憲法、憲政一直為公法學者所魂牽夢繞。蘇永欽教授在〈中國語境中的憲法時刻〉中,從比較的視角分析

帶夢想追尋

由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召開的「中國立憲一百週年及中國憲政的未來」研討會,雲集了公法領域的諸多海內外知名學者,大家一起開懷暢談了中國憲政之百年以及未來。雖然中國追尋憲政已百年有餘,但憲政之路仍然漫長遙遠,而且從中國百年的經驗來看,中國憲政也具有區別於西方憲政的獨特因子,其更要經歷時代的鎚鍊及考驗。與會學者可謂揣希望與夢想,從不同的視角對中國憲政的諸多命題又一次打開了思想的空間。

憲法、憲政一直為公法學者所魂牽夢繞。蘇永欽教授在〈中國語境中的憲法時刻〉中,從比較的視角分析了美國憲法學家阿克曼(Ackerman)所提出的「憲法時刻」這一概念,接對中國語境中憲法政治的特點、台灣憲法時刻的「真假」、香港憲法政治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之處等問題進行了思考,最後更是通過大陸浮現的民法時刻,即物權法違憲紛爭,來尋求在比較憲法語境下進行對話的可能性。Michael W. Dowdle 和 Stephanie Balme在〈「司法權」之外—當代中國的法院和憲政〉中則轉換視角對司法權進行了重新認識。在超越了傳統法院作為憲法爭議獨立且中立的裁判者的基礎上,他們闡釋了法院對於憲政發展的可能性影響,並在文章最後強調,對於憲政的追尋同樣要以訴訟當事人、大眾、政治制度等為中心,而不應僅僅局限於傳統思維中的法院及司法審查。林來梵教授及褚宸舸博士在〈中國式「憲法」的概念發展史〉中,則對「憲政」概念的學說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研究,從梁啟超的「憲政是立憲政體」,到黃遵憲對「立憲政體」的闡述,再到孫中山的「憲政是民權實現的政治機制」,最後重點是以毛澤東的「憲政」概念為重心對典型定義以及「憲政即民主」的中國語境進行了詳細解讀。鄒平學教授在〈當代中國憲政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中提出了目前中國憲政建設存在的三大機遇,分別是中國共產黨、政府和人民對憲政的體認共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的執政理念與時俱進;人權和公民權利的憲法保障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以及公民社會的逐漸孕育極大推動了憲法實施。當然,他也指出了中國當下所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為:健全和完善的市場經濟任務還沒有完成;憲政啟蒙的歷史任務也未完成,表現為工具主義的憲政觀仍然盛行,以及憲政觀念和知識尚未普及;最後的挑戰是制約權力的機制還未健全建立。這些機遇和挑戰更清晰地透視了中國憲政的未來發展圖景。

目錄
第一章    中國語境中的憲法時刻
          —蘇永欽
第二章    「司法權」之外—當代中國的法院和憲政 
          —Michael W. Dowdle, Stephanie Balme
第三章    中國式「憲政」的概念發展史
          —林來梵

林峰: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中國法與比較法研究中心主任